找到相关内容171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说人体保养

    死人因无热力,故其体冰。热,犹如火,主动 ; 冷,犹如水,主静。故服热药如不适合,则病人即心烦气燥,立即显示出来,一发之后,火气即消,平定矣 ! 服凉药,对不对 ! 初皆不知,及到有不对的现象时,则水...

    张礼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4879432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开示

    。此外调身心的方法还多。今择要略说。 跏趺坐时。宜顺著自然正坐。不可将腰作意挺起。否则火气上升。过后会眼屎多。口臭气顶。不思饮食。甚或吐血。又不要缩腰垂头。否则容易昏沉。 如觉昏沉来时。睁大眼睛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12379821.html
  • 六祖的印证──九一年夏季峨眉准提专修开示

    要开发到很纯熟才行,初步觉得很聱口,气不顺就难过了,火气就更大了。一定要弄到身心障碍越来越少,四肢百骇非常通畅。除了瘦身还要消业障现在的人,营养好,运动少,再加上工作关系、居住环境等等,使得大家的文明...

    首愚法师

    |准提|禅宗|闭关|EQ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0291193906.html
  • 密宗法义初探

    的好信息,杀生是一种极恶信息,行者必当远避。在口业方面要注意的是,要静默少言,祸从口出。你不说话,就不会无端生祸。仁者语默动静当严加注意。在意业方面,当戒贪欲,去嗔心,离愚痴。当今之人,火气太大。佛道之人,当制火气。“一把嗔心火,能烧功德林”。《佛遗教经》云:“当知嗔心甚于猛火,常当防护,无令得入。劫功德贼,无过嗔恚。”故佛强调要修忍辱波罗密。&...

    曾琦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1448201.html
  • 尕藏加: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2

    水、火、风、空五种,功夫到家,可见五气之色及其远近。地气黄色,水气白色,火气红色,风气绿色,空气蓝色。地气距鼻端最近,约22.5厘米,水气较远,火气再远之,风气又再远之,空气最远,但也不过30厘米左右...

    尕藏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1764690.html
  • 学佛最初之决定

    第一取材,以品质精纯为主;第二雕琢,以手工细致为贵;第三打磨光润;第四入土,以去火气为宝。盖不经多年蕴藏,宝光不显发也。学佛亦然。故心中若有一毫法见蕴积于内,即不肯不露,骄慢生于不觉,此何异仰天登山,...即看处处都非法,徒自生恼,则又三密清净之谓何,非究竟也。深望同学者,时时顾到自己习气,不要有此等气味,并不要有火气,令人不可近,亦不要有冰气,自缚枯寂如寒蝉,常体察我平日之习气,自然相契。 二十六问宗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4375526.html
  • 《论语》全译:阳货篇第十七

    。   (3)荡:放荡,不守礼。   (4)廉:不可触犯。   (5)戾:火气太大,蛮横不讲理。   【译文】   孔子说:“古代人有三种毛病,现在恐怕连这三种毛病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。古代的狂者...

    佚名

    |《论语》全译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848432188.html
  • 从绝代才子到律宗祖师

    之书法亦随时日而精进,一改早年形较方扁,稍后略变修长的作风。形成了一种淡无烟火气的独特风格。他的晚年之作如《行书金刚经偈轴》等,虽似下笔迟缓、结字狭瘦,几近硬笔书,然此中所映现澹泊宁静不落一丝尘埃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弘一大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1713108139.html
  • 心灵疗法实践功夫

    心脏这个器官纯属火气的结晶物体,没有其它气体,因此为真火。三昧即纯真之意,太阳亦三昧真火结晶物体,因此本体不燃烧,只是产生光线热。人体内脏热量心脏为主体,五脏乃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结晶物体。心脏为躯体内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303616446.html
  • 佛教逻辑与因明论式的运用

    ,而后配合正念与正定以得到「修所成慧」。在训练「思所成慧」时,透过因明论式的运用,问答的双方一步步理性地下推,得出正见,就像算数的运算,推算过程中不需火气,最后双方都能透过辩论而获得智慧的增长。在今日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0738013.html